孟拂翻到最后,看着李院长,刚想说话,却被李院长打断,“你可以自己组小队,火箭计划10月15号发射,你应该知道,参与这种特级大工程,对一个学生的履历来说有多重要。”
李院长最后给了孟拂一个无法拒绝的理由:“这个组队包括不限于大一。”
确实,如李院长所说,这个履历对一个学生来说太难得了。
就算是工程院的高级研究员,也都挤破了脑袋想要加入李院长的这个研究团队。
孟荨想要到达这一步,最少要拼搏十年。
这就是洲大自主招生考试第一跟普通人的区别。
孟拂手指敲着桌子,陷入思索。
半晌后,孟拂抬头,“包括不限于的话,高三的行吗?”
“咳咳,”
正在喝茶的李院长差点儿没被自己呛死,他抬头,“你再说一遍?”
加大一的,李院长就觉得够离谱了,还要高三?
“不行啊,”
孟拂表示遗憾,“那行,你把算法给我,我们队就三”
说到这里,孟拂想起杨照林,她顿了一下,“人员我再好好想想,可能要添一个人,不是高三,是个数学系博士。”
只要孟拂愿意,不说多一个博士,再多两个李院长也不介意。
更何况,跟孟拂熟悉的博士,以后成就都不会太低。
这样一算,还是李院长赚了。
孟拂起点太高了,洲大总实验室高尔顿的学生,能来京大,当初京大校长都觉得被馅饼砸到了。
“行。”
李院长一锤定音。
孟拂发消息跟高尔顿说了这件事,然后抬头看向李院长,“我想借用一下机械室。”
李院长亲自带孟拂进的机械室。
孟拂进去后,直接借用了试验台,把包里本成品模型拿出来,借用几个焊接口把几种零件接好,又找了个芯片,打开了实验室的电脑。
李院长正在跟这个机械室的负责人聊天,聊着聊着就发现负责人停住了。
李院长一顿,一回头,就看到孟拂坐在电脑面前,她的电脑上,一行行代码跳动,往卡槽的芯片输入指令。
李院长被迫向负责人解释:“这个,我在计算机系”
艹,编不下去了!
**
晚上,孟拂本来不打算回杨家,因为想着杨照林的事,她又回去了。
她到杨家的时候,杨夫人去看电影还没回来。
杨莱跟杨照林收拾了一下,准备出门。
“舅舅,你们去哪儿?”
孟拂下了车。
“我跟照林去他奶奶家,”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