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字体:大中小
留下刘默一人,端着木盒,愣愣地站在大院中间。
************
八月二十二日,山海城,无极殿。
欧阳朔早早起床,晨练结束,宋佳也已经起床,给他准备好了沐浴的热水。
洗浴完毕,宋佳取来冕服,准备服侍欧阳朔更衣。
“不,将铠甲拿来。”
欧阳朔摇头。
“今天是夫君第一次朝会,穿戎装吗?”
宋佳不解。
“不错!”
欧阳朔必须向外界传递一个信号,山海城以武治国,以武立国。
回来两三天,欧阳朔晋升为公爵这样的大事,似乎只有朝廷的一次封赏,其余一切照旧,就连臣属的称呼都没变。
事实当然不止如此。
相比侯爵,公爵又上升了一个档次,相当于是又一次质变。
春秋战国时期,就算是一国之君,爵位都不一定能达到公爵。
尤其是春秋时期,像齐桓公、宋襄公、晋文公、秦穆公,都是以公称之。
当然,中间的一个字是他们死后的谥号。
真正的称呼,应该是齐公、宋公、晋公以及秦公等等。
直到春秋末期,诸侯中的强者才开始称王,比如楚庄王,也就是当时的楚王。
到了战国末期,秦国和齐国甚至共称东西二帝。
那时的周王室,早已名存实亡。
对主君如何称呼,在中国,里面的学问可大了去了。
正是如此,才需要在隆重的场合,统一更改。
按古代定制,欧阳朔晋升为公爵之后,臣属对他的称呼就将改为“君上”
。
等到山海城建国,欧阳朔称王,则再次更改为“王上”
。
至于“皇上”
、“帝君”
,则是更高一级的皇朝和帝朝才能有的称呼。
一切都有规矩。
同时,此前的政议和军议,也统一更改为朝会。
所以说,今天是山海城历史上的第一次朝会,意义重大。
在这样的日子里,欧阳朔一言一行,都会被臣属解读,释放出信号。
欧阳朔放弃冕服,换上戎装,用意便是在此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